隨著年紀增長,許多人會抱怨「頭殼」變差,反應沒以往敏捷。雖然這是老化必經的過程,但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「神經學期刊」的報告指出,若每週能至少吃一次海鮮,似乎就有延緩腦力走下坡的效果。

該研究由美國洛許(Rush)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專家瑪莎‧克萊兒‧莫里斯(Martha Clare Morris)博士所主持,其和荷蘭瓦赫寧恩(Wageningen)大學的學者合作,針對915位平均年齡為81.4歲的民眾進行為期五年的追蹤調查,目的在探討當事人生活中海鮮攝取狀況和腦機能之間的關聯性。

過程中,所有人每年都需接受五項認知能力的標準化測試,分別為情景記憶、工作記憶、語意記憶、視覺空間處理與知覺速度。另外,他們一併要完成年度食物頻率問卷,而當中所謂的海鮮除包括傳統認知的魚、蝦、蟹外,也納入鮪魚三明治、魚排、魚糕和魚條等加工品。

最後,研究人員依問卷所得將參與者分為「每週吃一次以上海鮮」組和「每週吃海鮮少於一次」組,並分析兩組在各項認知能力上的表現。

統計發現,每週吃一次以上海鮮者,測試成績傾向比每週吃海鮮少於一次者還要好,特別是在語意記憶(註:對事物蘊含意義的記憶,比方說看到紅燈便知要停車)和知覺速度(註:對於事物能迅速辨識、校對的能力,其往往是老年人與年輕人差異最大的項目,也是最早出現衰退的認知能力)部分最為突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每週吃海鮮的次數增加,後續語意記憶能力的下降率明顯縮減,而知覺速度的衰退也變較慢。即使將會影響記憶、思考的干擾因子,例如教育程度、有無規律運動或抽菸習慣等列入考量,結果依然相同。

研究者表示,海鮮是獲取Omega-3脂肪酸的直接來源,而該營養物質是組成大腦的重要成分,以往文獻亦證實具「護腦」作用,可以預防失智症。有鑑於此,其建議銀髮族的朋友平日應適量食用海鮮,相信有助老來維持腦筋靈光。

至於有哪些海鮮富含Omega-3脂肪酸呢?以魚類來說,市場上常見的鯖魚、秋刀魚、四破魚、竹筴魚、沙丁魚、鮭魚、鮪魚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若想要知道更多海鮮含Omega-3脂肪酸的程度,不妨參考美國俄勒岡大學(Oregon State University)合作的研究機構「魚肉健康訊息」(SeafoodHealthFacts.org)官網,內頁有詳盡的介紹。

(本文作者:柯俊銘 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健康生活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a246111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